棉被寢飾產業常被視作為紡織的下游產業,在一般職業的分類上,一直被包含在紡織業的項下,例如明代宋應星「天工開物」中,將棉被稱作為「裘」,與「衣」的製作,因其工序相同,在卷上,乃服第六-「枲著」中一起介紹。

 

  棉被製作與紡織,在原料使用的器具與機器和製作的工程上,在紡織業的許多部份相同或相似,其發展上也有許多的關聯性,所以大部分都把棉被寢飾製作業,歸列在於紡織業。在手工彈被的年代,處理棉花與彈被的流程,與手工紡織相同,在目前製被所使用的製棉機器,製棉部分也與紡織業的製棉機器類似,所以一直被視作為紡織業的一環。

以下為台灣棉被產業的發展歷程:

 

一、萌發期-從進口市場到自給自足:

  台灣原本不產棉(草棉),原住民以鹿皮及苧麻織布覆體為被,直至漢人入台開墾,才將大陸的「植棉」、與「彈棉」技術帶入台灣,「棉被」成為台灣居民主要的寢飾。

  大陸移民來台之初,移民社會建立之際,以開墾及生產糧作為主,手工業不能隨即建立,而其過後所產生的米糖又切合中國大陸所需,因而生產米、糖以換取中國大陸之手工業產品,反較本身發展手工業有利,尤其早期台灣不產棉,所以當時的民生需要的布帛、棉被以大陸進口為主,直至清朝末及日治時期,為了發展紡織鼓勵植棉,刺激台灣台灣手工紡織及手工彈被的發展,逐漸自給自足。

 

二、發展期(1951-1980)棉被生產為重要的民生產業:

  在二次大戰期間,棉花被列為管制用,生產軍需用品,而禁止私自買賣。尤其在戰爭後期的那幾年,棉花及棉織品的管制更為嚴格,手工紡織及彈被業者幾乎無棉可彈。

  但是在二次大戰後,民生物品缺乏,為了供應戰後的民生需要,以發展民生物品的輕工業為主,紡織等的民生工業相當興盛,政府一方面禁止棉紗及棉織品出口,一方面又降低進口稅,鼓勵棉紗及棉織品進口。除了接收日本留下的七個單位紡織廠,而在1948年後,紡織工廠陸續遷運來台,紡織業也因此逐漸發展起來。在政府發展民生工業帶動下,棉被為民生重要的必需品,在紡織品無法從日本及大陸輸入,必須自給自足,手工彈棉被工藝持續的發展。

 

三、成熟期(1980-2000)為「製造工業」:

  成為市場經濟的一環1980年代後,「梳棉機」結合「成型機」的半自動機器製被系統及1990年代結合「餵棉機」、「成形機」、「套棉機」、「自動縫被機」自動機器製被系統的使用,讓棉被製造從「手工業」進入「製造工業」,在大量的生產下,銷售成為重要的問題,訂單與銷售的範圍也跟著擴大,棉被寢飾業者進入市場經濟型態的經營方式,在生產原料與產銷方式、人力分工上產生一些轉變:

1.原料:

  機器製被的主要原料為人造纖維及人造合纖,以聚脂纖維佔多數,為了讓有棉花的棉被柔軟與保暖而更有質感,稱為「羽毛被」,表示與羽絨被一樣好。

2.產銷:

  機器及自動化製被,讓棉被製造量從一天幾十件躍升至幾百件。大量製造除了讓棉被更加普及化,同時以更大的市場規模來銷售,打破了原本的單店集市,發展出更多元的銷售通路。

3.人力分工:

  因為機器自動化生產,可以大量生產,節省製被的時間與人力,不需動用到這麼多人力投入製被業的生產。而每單位機器自動化設備的製造流程,較家戶式生產,同時需要更大的空間來放置機器與存放原料商品,打破傳統家戶式手工彈被,師傅必須從頭到尾負責的生產型態。

4.產業的變動與轉型:

  當機器製被的化學纖維被,俗稱「羽毛被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,逐漸取代「手工棉被」的重要性,原本以手工被為主的棉被業者,必須面臨轉型與失業或轉業的困境。

5.職業工會與商業工會

  自動化製被後,各地投入棉被寢飾產品生產工廠越來越多,銷售的管道多,生產的產品普遍化,除了原本的「被帳商業同業公會」寢飾用品業者,成立了「寢具商業同業公會」與「寢具商業同業公會」。各地會員人數也達到一兩百家,而沒參加同業公會的棉被寢具業者也不在少數,使得棉被寢飾業逐漸擺脫紡織業下游產業的色彩,而成為台灣重要的製造工業一環。

 

四、多元型態轉型期:

  棉被寢飾產業在2000年以後,逐漸朝向多樣化,通路多元方向的發展,並結合電子媒體及網路行銷,由於業者的開發,棉被寢飾產品已從單純的「生活必需品」,已經成為高附加價值的「流行商品」。

苓子寮棉被發展:

  苓子寮為一棉被產業聚落,在清朝時已有棉被的生產,日治後期及戰後初期,因政府發展棉紡織,在臺灣西南部及東部沿海推廣種植棉花,於是造就了巷口以彈製棉被、紡紗織腳帛為主。早期業者散佈在社區各角落,尤以巷口最密集。民國40年以後,小型工廠的設立,有向保濟宮周遭南18線、南19線的主要聯外道路聚集現象。形成當時家家戶戶從事有關棉花採收、去籽、製棉、製被的工作。因此,在手工彈棉被的年代,全臺80%的棉被從業者均是從苓 子寮地區出去的棉被師傅。

然而隨著機器彈被與機器紡織的到來,手工製作的方式逐漸被淘汰,業者也被迫改行或轉型。雖然目前聚落內已不見以往手工彈製棉被的景象,但棉被產業在此仍形成聚集經濟,民國85年後設立的廠家,又有向住宅區外擴張的現象,目前則約有17家左右的棉被寢飾工廠,全部採用機械化的方式製被,因此大大提高了棉被的生產量,也刺激了苓 子寮棉被業的再度發展,而持續到目前的景象,使人得以一窺「棉被窟」的昔日風華。

苓子寮的棉被製造業,從清朝開始至今,因生產工具和原料的不同,依棉被製作的工具及技術而說,可分成下列幾個階段:

(1)   光復前傳統手工家庭工業時期

     清朝及日治時期,棉被以傳統手工製作,無論棉花脫籽及開、梳棉、彈棉、牽紗、掄紗,均以手工為主。

(2)   光復初期半機械化小型工廠時期

     以民國40年以後為準,此階段棉紗產及織布技術皆有顯著進步,且也引進相關機械設施,如脫棉籽機、開棉機等,造就了小型工廠的設立。雖然脫棉及梳棉、鋪棉有機器協助,但相關縫製仍需人工。

(3)   半自動化時期

  民國70年初期,引進了半自動化機器製被,機器只適合「人造纖維、混紗及羊毛」以製造「人造纖維被」為主。

 

(4)   自動化發展時期

  民國80年代後,面對人力工資的提高,工廠漸轉型成全自動化的需要,因此多數工廠陸續購置自動化的製被設備,以提高生產量。

 

(5)   通路型態轉型期

  民國90年代以後,面對多樣化的銷售通路管道,使得產銷之間有了新的 連結與結合。棉被寢飾除了要重新尋求自己的定位之外,也需要考量多元化銷售通路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