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植棉
苓子寮居民植棉的歷史悠久,祖先於清朝移民來台,為了增加收入,自行植棉,抽絲、捻紗紡織或彈棉被。日治時期及光復後,政府鼓勵植棉,將軍區都是棉花重要的生產及示範地區。每年五月到六月是棉花種植期,冬天十月前後,棉花成熟後,可以看到全庄忙著採收、收購及除棉籽(軋棉),彈製棉被的景象。
棉花適合生長在沙質地,在低鹽分地帶種植的相當多,山區較少。但地理環境給棉花構成最大威脅者,莫過於每年八、九月間之颱風,因此時棉花正是生長茂盛之時,是為本省颱風最多月份,風吹雨打,不但使棉株受損,花蕾凋落,且地勢低窪地區排水不良,積水過久則棉根腐爛往往枯死。由於棉作的收成難有把握,同是歷年來又受美棉開放進口的影響,農民感於植棉利潤不高,興趣不濃,因此本區棉花的種植面積,始終難於擴展。且進口棉花不論品質與價格均較本土棉花較具經營價值,政府不再積極推廣植棉與收購,本土棉花逐漸量減消失,目前台灣所需棉花,幾乎完全靠進口。
二、棉花處理程序
一般棉花收成後,必須利用人力「晾曬、脫殼、軋花、去籽」,經過彈花以後才能用來彈被或抽絲紡織,非常費時費力。
民國41年為配合各縣市推廣棉花栽植,便利棉農軋花,減低其生產成本,便於控制棉籽起見,便開始辦理貸款讓棉農購買脫棉籽機,委由各鄉鎮農會辦理軋花。
苓子寮地區因脫棉籽機的使用,簡化了棉花手工脫籽的麻煩,同時也帶動了棉花相關產業的興盛,如棉花脫籽後,棉花除了賣到紡織廠、棉被間及紡紗廠外,棉花籽就賣給製油廠製油。所以脫棉籽機的使用,改變了家家戶戶採棉脫籽的現象,一直到進口棉花,本省不再種植棉花,棉花脫籽工廠才陸續關廠和轉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