苓子寮地區棉被製造,歷經多年的發展,依生產工具的改變,歷經「傳統手工彈被、機器製棉手工鋪被、半自動機器製被、全自動機器製被」等變化,生產工具的改變,也直接影響整個製被過程的工序與流程發展。

 

ㄧ、傳統手工彈製棉被時代:

  當時棉被業者以家戶式生產為主,棉被的產量不大,所需的被單不多,棉被業者生產一件棉被就必須花費很多時間,當時的棉被被胎以牽紗掄紗為主。傳統製被流程:主要有開棉、鋪棉、彈棉、壓篩、牽紗、掄紗等步驟,然後翻面,重複上述動作才算大功告成。需要「一對手」(二個人)配合,工作繁瑣,費時又費力,一天頂多做兩件。製被的工具:主要有棉弓、支撐棉弓的皮帶和竹篾釣桿、繩、小棒槌、輾(掄斗)、篩仔(竹篩)、.牽紗的竹竿和梭座紗線組棉紗,及七、八尺見方的工作床。工具簡單,完全著重於師傅操作的熟練技巧。


  傳統的製被最大困擾是彈棉,須在密閉工作間內,不但棉絮四處飛揚,吸入棉絮,對身體的健康不好;而且「鏗!鏗!鏗!」彈棉聲,聲聲入耳、擾人清夢,也有『棉被弓若咧彈,鬧著三代人無法度安眠。』的說法。現在這個步驟完全由機器代替,只留給老一輩的人無限的懷念情懷。

 

二、機器製棉手工鋪被

    民國50年代左右,棉被廠開始使用「開棉機」、「梳棉機」,將去籽的棉花製成一塊塊棉卷或棉片,不僅改善了在窄窄棉被店彈棉,棉絮到處飛舞的情況,同時也增加了彈棉量,相對的彈棉的工序更加簡化。棉被師父省去了彈棉的繁瑣過程,產量大增,從原本的每天1-2件,變成一天可製作幾十件,提高了棉被店的產量,也大大增加棉被店的收入。甚至縮短每一年為了應付顧客冬天的需求,必須提早開始彈製棉被的時間,同時也縮減了所需的人工,造成多餘的棉工必須到外地另謀生就,這也是造成苓子寮地區棉被業者外移的另一原因。

 

三、半自動化機器製被

  70年代以後苓子寮地區手工彈製棉被所剩不多,棉被製作逐漸機器化,這種機器製被原料,以化學纖維為主,因製作快速產量大,價錢又更便宜,迅速佔領了大半棉被市場,除了造成許多純手工彈製棉被業者被迫改業,也帶動苓子寮棉被業者的轉型,從家庭式手工業改變成小型工廠型態的棉被製造業。

     現今苓子寮製被廠以半手工生產,其製被過程為:先由機器「開棉」成整卷的「棉片」,接著依重量、尺寸在工作床上做交叉式的鋪棉,省掉牽紗、掄紗,直接以紗製內套代替傳統紗線裹住棉片,最後一道手續就是釘、縫,在紗製內套上,以每隔一尺見方的距離,將棉片與內套釘縫,防止棉片鬆動。二人為一組,一天大約可完成三、四十條棉被。大部分機械式製被,從開棉、鋪棉、按尺寸裁成棉片、加封套、封口、棉片與內套釘縫等步驟,部分由人力協助外,完全以機器操作,約十分鐘就可完成一床棉被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開棉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梳棉機

 

 

      依照訂單要求秤棉片重量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鋪棉片

           (全憑多年經驗感覺,一試即成功)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手工入被:將鋪好的棉片放入棉布(或棉紗布中)

 

 

手工縫被:用針線將內套與棉片縫牢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入被套

 

四、全自動化機器

  約民國80年開始自動機器製被系統,機器本身從開棉到入被、車工、縫被一貫作業,僅需設定電腦儀控,及操控車工或縫被部分即完成,整個流程僅需要人工6-10人,但每天可生產800-1000件,讓製被進入了量產的時代。

  而自動機器製被系統所使用的材料以化學纖維為主,棉花較不適合,或是棉花與化學纖維混合,因為所織成的棉,沒經過掄斗壓實,所生產的棉被較蓬鬆,即俗稱的「凸被」。除了生產快速,不容易藏跳蚤爬蟲,價格也比較便宜,不僅壓縮了傳統手工棉被的市場。許多傳統手工棉被店必須面臨歇業或轉型的困境,也打破了原來「自製自銷」、「傳統店面」銷售管道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開棉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利用成形機將原料依訂單要求的重量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織成一層層交叉重疊的多層棉片,並自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動裁切大小

 

 

    利用套被機將棉片套入裡布中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手工縫合開口

 

    利用夾子先將棉被四周固定,          利用電動車縫機,

    使棉被平鋪以利下一動作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釘縫棉被及裡布使其固定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打包